|
合作导师: 张登松,博士,上海大学二级教授(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SC),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睿唯安,2020至今),中国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2018至今)。现任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催化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委员。先后受邀担任上海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光能利用与减污降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多介质环境催化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等。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2023至今)、Chemical Physics Impact高级编委(2020至今)、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s顾问编委(2022至今)、《能源环境保护》编委(2022至今)、ACS ES&T Engineering顾问编委(2021-2023)。 长期从事能源环境催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了多种减污降碳新技术。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已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与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在Chem Rev、Nature Commun、PNAS、Environ Sci Technol、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CS Che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27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23400余次,H指数为92。曾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国内会议。曾荣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育才奖、王宽诚育才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队负责人)、上海市教委记功2次等,作为完成人之一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张登松老师培养的多名博士后在站期间曾获得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以及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目前因课题组发展及项目研发需求,诚邀海内外英才加入上海大学理学院博士后研究队伍。 一、招聘条件 1.年龄35周岁以下,近年内获得环境、化工、化学、材料等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独立科研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3.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研究成果突出者优先考虑。 二、岗位待遇 1. 基本薪酬待遇按《上海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中全职统招博士后的有关规定执行。户籍落入上海大学职工集体户口,可以租赁学校公寓或申请附近宝山区公租房,子女办理就近入学。在站期间支持申报各项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资助,符合条件者推荐申请国家引进人才、博新计划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年薪可达50万。 2. 出站可以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评价,经学院推荐,优先留校工作。博士后留校工作家属子女户籍可以随本人落入上海大学集体户。 2. 课题组将为博士后提供科研补充薪酬、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平台,博士后人员作为教师和科研岗位的重要补充,在站期间课题组全力支持申报各项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资助。 三、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近照等); 2.其它证明本人能力与科研经历的相关材料; 3.附件和邮件主题均以“博士后+姓名”标明。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6134330 应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符合要求者,将尽快安排面试。应聘材料将予以保密。应聘者请将材料发送至电子邮件: dszhang@shu.edu.cn 。 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此招聘长期有效,期待您的加盟。 |
下一条:推免政策和招生(2024)